公链之战,抢滩登陆

发布:2019-03-30 16:32 浏览(485614)

 
公链落地失声
从2018年初,币圈盛极转衰,随之币价暴跌、项目破发、公链沉寂,行业冰冻,一年过去了,持续三百多天的熊市仍无回暖迹象。
2017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2018年被称为是公链项目应用落地元年,“应用落地”从行业探讨的热门话题,沦落到如今的讳莫如深,市场大环境大熊当道,技术进展猛虎拦路,从业者战战兢兢,“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此凉凉?
牛市是行业的狂欢,熊市是镰刀狂舞的韭菜地,头部交易所在牛市期间堪称是行业公认的“去中心化印钞机”,但好景不长,在熊市中流量急剧萎缩,用户踩踏性逃离,交易所大片大片的倒下,大迁徙变成了大逃亡,交易所作为市场的数据中心能最早感受到“潮水的方向”。用户增长放缓,交易量下滑,社群活跃度降低等数据似乎寓意这场数字资产狂欢的终结,接踵而至的很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寒冬,未雨绸缪,提前谋定未来发展趋势迫在眉睫。


 
 
交易所绝地求生
2018年6月6日火币公布将结合火币技术团队与社区开发者的技术能力,逐步开发出一条名为“Huobi Chain”的火币公链,预计18个月后上线。
2018年10月5日FCoin计划启动一个以支持通证经济为首要目标的、通用型公有链。
2018年12月18日OK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公链项目OKChain,计划于2020年前半年实现智能合约以及主网上线。
2018年3月发布公告的币安,在2019年初用不到一年时间同时上线公链Binance Chain和去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 DEX,为公链的建设健全增添火力,同时也展现了布局区块链生态的势头。
 
抢滩公链,抢的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最为人所知的是因为其分布式、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相较而言,数字货币的交易地点却主要集中在中心化交易所,似乎有违初衷。因此,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崛起可以说是必然,但是因为用户流量、技术限制等因素,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发展停滞不前,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
1、去中心化趋势
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不透明的弊端一直被行业诟病,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呼声越来越高。行业的研发重点集中在提升公链底层性能和突破侧链、跨链等技术上,甚至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宣称,凭借双链结构,将主链和侧链分开,性能上能够满足高频交易,便捷程度也能和中心化交易所媲美。
这对中心化交易所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此次头部交易所开启公链项目若能赶上公链性能大提升,依托固有品牌、流量优势,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或可占有一席之地。
 
2、token标准的制定权
还有观点认为,交易所研发公链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在抢占token标准的制定权。上币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交易所的运营状况,未来token的数量和种类会呈现爆炸式增长,不能快速上币的交易所会很快被淘汰,所以跨链技术是交易所维持高效运营的命脉。
如果交易所公链成功,项目基于交易所的公链标准发行token,不仅上币速度可同步,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整个DAPP生态都会随之繁荣起来。


 
第一枪
2019年,各大交易所的公链项目将相继亮相,仿佛行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也不乏其中会杀出些黑马。
特別是目前市面上有一个叫做A-O-O的公链,已经率先在2019年初公布了公链系统并上线运行了去中心化交易所——OPQ,显然相对于头部交易所来说,知名度、公信力、用户流量等都暂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但其在独立公链技术及治理模式上凸显出了新一代独立、开放式、去中心化的竞争优势。
A-O-O在继承官方以太坊go-ethereum版本上,结合Proof-of-work及PBFT共识,并增加了“隐私”和“受控”特性的基础,同时增加了分润模块及开源区块链系统。它的基本原理与PBFT一样, 而A-O-O把出块和共识的三阶段结合在一起,并加入了分润模块。同时通过PROOF-OF-WORK计算一个数值(nonce),使得连结上交易数据后的Hash值满足规定的上限,使得挖矿完全去中心化,节点自由进出。产生区块的能力是计算力的表现,也是社区精神的体系,通过一致同意展开下一个区块的竞争,与此同时,Proof-of-work是匿名分布式的加密信息协议。并且有效地将公有和企业两个开发者社区通过一个通用协议联合起来。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升了收益共享分润模块,并围绕去中心化存储、去中心化计算、去中心化应用、去中心化交易等概念建立协议。
 
技术是公有链创新与应用的核心。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十年历程中,在全球开发者的共同努力下,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公有链的整体技术成熟度得以持续不断的提升。但在确定的功能范围下,公有链技术创新仍然面临“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如何在性能、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实现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有链技术开发者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主流公有链如比特币、以太坊相继出现严重的网络堵塞,公有链的性能瓶颈逐步显现,新一代的公有链技术创新呈现出企业化和社区化两种模式,如果谁能在功能(如图灵完备智能合约及隐私保护等)、性能(如TPS、出块间隔、确认速度、交易费等)、安全性(如基础架构、共识算法、签名算法、代码质量等)及去中心化上的发展上占据优势,那么就可能引领新一代公链技术的发展。
在之前提到的A-O-O公链中,似乎在技术创新上颇具优势。它打造了集可扩展、高性能为一体的兼容化公链,为数字资产用户实现快速交易的同时,降低交易的难度及成本,不仅具备以太坊的优点,做到完全去中心化交易,保证任何用户都能加入到网络、写入及访问数据,测试环境下,其最高峰值能达到每秒数千笔交易,它优化GASLIMIT等相关参数让区块可以容纳更多的交易并提升区块链吞吐量及稳定性。与此同时,Proof-of-work是匿名分布式的加密信息协议,A-O-O公链采用基于投票竞选的共识算法,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私密交易”来达到隐私数据保护的目的。A-O-O从原生以太坊平台扩展结合Proof-of-work及PBFT并加入分润模块,特别是在分布式交易业务场景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基于以太坊平台,A-O-O继承自go-ethereum成熟的代码,并且有效地将公有和企业两个开发者社区通过一个通用协议联合起来,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了收益共享分润模块,并围绕去中心化储存、去中心化计算、去中心化应用、去中心化交易等概念建立协议,A-O-O最终形式是一个区块链架构,在治理区块链的场景下可以最终扩展,最高峰值支持每秒数千笔交易,降低用户费用,使系统运行效率更高,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轻松快速的部署和维护。


 
 
 2019年的公链之战已经打响,成绩能否让大家满意还有待时间的验证。如果成功,拥有巨大流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将成为区块链行业率先落地的大规模应用,公链的基础设施建设告一段落,各种生态DAPP的竞争大幕将被拉开。
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链与财经官方立场无关。鉴于中国尚未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政策及法规,请中国大陆用户谨慎进行数字货币投资。
2019-03-30 16:32
公链之战,抢滩登陆

 
公链落地失声
从2018年初,币圈盛极转衰,随之币价暴跌、项目破发、公链沉寂,行业冰冻,一年过去了,持续三百多天的熊市仍无回暖迹象。
2017年被称为区块链元年,2018年被称为是公链项目应用落地元年,“应用落地”从行业探讨的热门话题,沦落到如今的讳莫如深,市场大环境大熊当道,技术进展猛虎拦路,从业者战战兢兢,“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此凉凉?
牛市是行业的狂欢,熊市是镰刀狂舞的韭菜地,头部交易所在牛市期间堪称是行业公认的“去中心化印钞机”,但好景不长,在熊市中流量急剧萎缩,用户踩踏性逃离,交易所大片大片的倒下,大迁徙变成了大逃亡,交易所作为市场的数据中心能最早感受到“潮水的方向”。用户增长放缓,交易量下滑,社群活跃度降低等数据似乎寓意这场数字资产狂欢的终结,接踵而至的很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寒冬,未雨绸缪,提前谋定未来发展趋势迫在眉睫。


 
 
交易所绝地求生
2018年6月6日火币公布将结合火币技术团队与社区开发者的技术能力,逐步开发出一条名为“Huobi Chain”的火币公链,预计18个月后上线。
2018年10月5日FCoin计划启动一个以支持通证经济为首要目标的、通用型公有链。
2018年12月18日OK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公链项目OKChain,计划于2020年前半年实现智能合约以及主网上线。
2018年3月发布公告的币安,在2019年初用不到一年时间同时上线公链Binance Chain和去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 DEX,为公链的建设健全增添火力,同时也展现了布局区块链生态的势头。
 
抢滩公链,抢的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最为人所知的是因为其分布式、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相较而言,数字货币的交易地点却主要集中在中心化交易所,似乎有违初衷。因此,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崛起可以说是必然,但是因为用户流量、技术限制等因素,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发展停滞不前,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
1、去中心化趋势
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不透明的弊端一直被行业诟病,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呼声越来越高。行业的研发重点集中在提升公链底层性能和突破侧链、跨链等技术上,甚至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宣称,凭借双链结构,将主链和侧链分开,性能上能够满足高频交易,便捷程度也能和中心化交易所媲美。
这对中心化交易所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此次头部交易所开启公链项目若能赶上公链性能大提升,依托固有品牌、流量优势,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或可占有一席之地。
 
2、token标准的制定权
还有观点认为,交易所研发公链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在抢占token标准的制定权。上币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交易所的运营状况,未来token的数量和种类会呈现爆炸式增长,不能快速上币的交易所会很快被淘汰,所以跨链技术是交易所维持高效运营的命脉。
如果交易所公链成功,项目基于交易所的公链标准发行token,不仅上币速度可同步,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整个DAPP生态都会随之繁荣起来。


 
第一枪
2019年,各大交易所的公链项目将相继亮相,仿佛行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也不乏其中会杀出些黑马。
特別是目前市面上有一个叫做A-O-O的公链,已经率先在2019年初公布了公链系统并上线运行了去中心化交易所——OPQ,显然相对于头部交易所来说,知名度、公信力、用户流量等都暂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但其在独立公链技术及治理模式上凸显出了新一代独立、开放式、去中心化的竞争优势。
A-O-O在继承官方以太坊go-ethereum版本上,结合Proof-of-work及PBFT共识,并增加了“隐私”和“受控”特性的基础,同时增加了分润模块及开源区块链系统。它的基本原理与PBFT一样, 而A-O-O把出块和共识的三阶段结合在一起,并加入了分润模块。同时通过PROOF-OF-WORK计算一个数值(nonce),使得连结上交易数据后的Hash值满足规定的上限,使得挖矿完全去中心化,节点自由进出。产生区块的能力是计算力的表现,也是社区精神的体系,通过一致同意展开下一个区块的竞争,与此同时,Proof-of-work是匿名分布式的加密信息协议。并且有效地将公有和企业两个开发者社区通过一个通用协议联合起来。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升了收益共享分润模块,并围绕去中心化存储、去中心化计算、去中心化应用、去中心化交易等概念建立协议。
 
技术是公有链创新与应用的核心。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十年历程中,在全球开发者的共同努力下,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公有链的整体技术成熟度得以持续不断的提升。但在确定的功能范围下,公有链技术创新仍然面临“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如何在性能、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实现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有链技术开发者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主流公有链如比特币、以太坊相继出现严重的网络堵塞,公有链的性能瓶颈逐步显现,新一代的公有链技术创新呈现出企业化和社区化两种模式,如果谁能在功能(如图灵完备智能合约及隐私保护等)、性能(如TPS、出块间隔、确认速度、交易费等)、安全性(如基础架构、共识算法、签名算法、代码质量等)及去中心化上的发展上占据优势,那么就可能引领新一代公链技术的发展。
在之前提到的A-O-O公链中,似乎在技术创新上颇具优势。它打造了集可扩展、高性能为一体的兼容化公链,为数字资产用户实现快速交易的同时,降低交易的难度及成本,不仅具备以太坊的优点,做到完全去中心化交易,保证任何用户都能加入到网络、写入及访问数据,测试环境下,其最高峰值能达到每秒数千笔交易,它优化GASLIMIT等相关参数让区块可以容纳更多的交易并提升区块链吞吐量及稳定性。与此同时,Proof-of-work是匿名分布式的加密信息协议,A-O-O公链采用基于投票竞选的共识算法,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私密交易”来达到隐私数据保护的目的。A-O-O从原生以太坊平台扩展结合Proof-of-work及PBFT并加入分润模块,特别是在分布式交易业务场景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基于以太坊平台,A-O-O继承自go-ethereum成熟的代码,并且有效地将公有和企业两个开发者社区通过一个通用协议联合起来,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了收益共享分润模块,并围绕去中心化储存、去中心化计算、去中心化应用、去中心化交易等概念建立协议,A-O-O最终形式是一个区块链架构,在治理区块链的场景下可以最终扩展,最高峰值支持每秒数千笔交易,降低用户费用,使系统运行效率更高,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轻松快速的部署和维护。


 
 
 2019年的公链之战已经打响,成绩能否让大家满意还有待时间的验证。如果成功,拥有巨大流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将成为区块链行业率先落地的大规模应用,公链的基础设施建设告一段落,各种生态DAPP的竞争大幕将被拉开。
底部第一个二维码 底部第二个二维码 底部第三个二维码
网站版权归链与财经所有

图片分享

×